每日一味中药——川芎
川芎属活血去瘀药。(凡以疏通血脉、促进血行、消散瘀血为主要功用的药物,称为活血祛瘀药,又称为活血化瘀药。本类药物味多辛、苦。辛能行散,苦能疏泄,而有通行血脉、消散瘀血之功。瘀血阻滞可为肿为痛,故本类药物又有活血通经、消肿止痛之效。气为血之帅,气滞则血亦滞,气行则血亦行,故行气有助于行血。因此,使用本类药物时,多配行气药同用,以增强活血之功。同时可针对治病的不同病因作适当配伍。)
川芎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芎的根茎。为四川特产药材,主产于四川的灌县、崇庆、温江。此外,云南湖南、湖北等省亦有产。夏季当茎上的节盘状显著突出,并略带紫色时采挖,除去沙泥,晒后炕干,再去须根,用时润透切片,生用。
【资料图】
【处方用名】
川芎、川䓖、大川芎。
【性味归经】
辛,温。归肝、胆、心经。
【功效主治】
本品辛香行散,温通血脉,既能活血,又能行气,为血中气药,且“善上行头目,下调经水,中开郁结,”为活血行气、祛风止痛之要药。
1:活血行气:用于气滞血瘀诸证。如治寒凝气滞之月经不调、痛经、闭经或产后腹痛,常配当归同用。治肝郁气滞血瘀之胁痛,常配柴胡、郁金、香附同用。治血瘀头痛及瘀阻心脉之真心痛,常配红花、丹参、赤芍同用。治阴寒凝滞之阴疽,可配肉桂、麻黄、白芥子同用。治热毒壅结之痈肿,可配银花、连翘、赤芍同用。治跌打损伤,瘀阻疼痛,每配归尾、桃仁、红花同用。
2、祛风止痛:用于外感风寒头痛,常配白芷、防风、细辛同用。治外感风热头痛,常配菊花、僵蚕、石膏同用。治风湿头痛,则常配羌活、藁本、防风同用。治血虚头痛,则常配当归、白芍、桑寄生同用。又常用治风湿寒湿痹证,可与防风、羌活、独活同用。
【用量用法】
3~10克,煎服。研末服每次1~1.5克。
【使用注意】
本品辛温升散,故阴虚阳亢之头痛忌用。
【参考资料】
《神农本草经》:“主中风入脑,头痛,寒痹筋挛缓急,金疮,妇人血闭无子。”
《名医别录》:“除脑中冷动,面上油风去来……诸寒冷气,心腹坚痛、中恶、卒急肿痛,胁风痛,温中内寒。”
药物成分:本品含生物碱(川芎嗪、异亮氨酰缬氨酸酐、黑麦碱等)、阿魏酸。另含挥发油、内酯类及维生素A、叶酸、甾醇等。
药理:有扩张冠状动脉,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,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。川芎嗪能通过血脑屏障,在脑干分布较多,有利于中枢神经系统及脑血管疾病。有镇静作用。加强子宫收缩,甚至痉挛;大剂量则转为抑制,使之收缩停止。对小肠平滑肌有抑制作用,大剂量可使收缩完全停止。能提高动物急性放射病后的存活率。对白血病细胞有抑制作用。对多种致病菌、某些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。并有一定的抑制病毒作用。有治疗维生素E缺乏症的作用。阿魏酸钠对免疫系统有一定的调整作用 。
(内容摘自杨永良主编的《中药学》教材)